在全球共同努力抗疫當前,一年一度的「世界閱讀日」今(4/23)日開跑了,為陪伴國人度過防疫非常時期,文化部轄下計16個各擁擅場的博物館等場館,別開生面地運用自家專長,貼心為廣大群眾開出「最適居家防(神)疫(遊)」的精彩書單。
疫情限制得了我們的身體,卻拘束不了心的自由。本次16館所推出的書單,不僅有空間的廣度、時間的深度,還能照顧闔家身心靈的韌度。書已準備好和你展翼同行,何不現在就即刻出發,遨遊一場最安全無虞的走讀臺灣(紙上)自由行,讓我們因閱讀而堅強又健壯!
▉空間之旅:打開幾本書,認識一座城
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別為家中老小搭把手,開列了「尋味、城南」主題書單。以臺北人情交織的市場、街景為拼布,執起共同生活的城市今昔為織線,再配上《一家人的南門市場》、《寵物離家記》精美的繪本雙書,一場家庭讀書會即可就地開起來。不僅有圖文豐富的書中風光,還有機會意外挖掘爸媽爺奶發生在臺北城南的隱藏版故事喔!(詳細書單請點擊前列「尋味、城南」超連結,以下同。)
同樣是城市之南,位於臺中市最南端的霧峰,你認識它多少呢?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推派詩人林德俊的《霧繞罩峰:阿罩霧的時光綠廊》、生態作家劉克襄的《早安,自然選修課》領銜,主打「臺中城南交響夢,樂遊阿罩霧」,以音樂文化園區優雅的交響樂意象,串起霧峰的產業、史蹟、田園的前世今生。本書單特別推薦讀者佐以心愛的戲曲或音樂伴讀,將可獲加倍的享受。
早起的百靈鳥有福了,國立臺灣博物館要帶你從清晨的臺北談起。以白景瑞導演1964年的紀錄片《臺北之晨》為起手,囊括最適合陪你散步的《臺北城中故事》、《單聲道》等書本,規劃「日安,臺北之城(晨)」書單。從建築圖冊、地圖、圖畫書,乃至聲音、味覺等角度,你將發現從破曉中逐漸甦醒的臺北城,竟是如此迷人,如此適合放任心靈出發去探險。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則鎖定中彰投地區的「中部祕境樂讀趣」設計了一系列書單,除了劉克襄與李偉文的生態文化、鐵道文化等文本,更有意思的是漫畫家的走讀路徑,諸如林江汶看圖說故事的《臺中無所事事之旅》、吳欣蓉於《Dream創夢同人綜合情報誌》繪製的〈夜食臺灣〉、張運宗以漫畫觀看歷代望族風華的《臺灣園林宅第》等,生動活潑、Q萌無敵,自然深受親子與兒少所喜愛。
探索建築也是認識城市的極好方法,跟著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的「閱讀嘉義」書單,來場走讀嘉義街景、認識林業文化的紙上之旅,就是不錯的選擇。而結合中國傳統與當代藝術的「閱讀現代主義建築大師王大閎」書單,無論是國父紀念館本館、中研院,乃至臺大校園,都將讓我們窺見熟悉的建築中,有陌生的歷史。
▉時間之旅:縱貫古今,是夢、是戲,是人生
順天意、接地氣,經過長時間的民俗掏洗,相信就算是頑石也能有情。國立臺灣文學館端出近年來在神妖鬼怪奇談上的文學成果,為喜愛魔幻傳說的朋友開列了「走讀文學仙鬼道」書單。從日本作家佐藤春夫以臺南為舞臺的《女誡扇綺譚》、許丙丁漫畫小說奇作《小封神》,乃至臺灣地表最強女鬼之一的《守娘》、將鄉野傳奇做了最驚悚改編的《林投記》等等,絕對炸得你頭皮發麻、直呼過癮。
「臺上百款型,臺腳看袂厭」,能將常民幽默與智慧做最精采動人的演繹,莫過於傳統歌仔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跟著歌仔戲讀劇趣」書單,內容包羅許秀年、王金櫻、唐美雲、小咪等藝師的劇本、影音出版品、傳記,不僅是充滿臺語美學的表演藝術,也將這些「人間國寶」精采的人生紀實故事娓娓道來。
接著,讓我們循著腦海裡的臺11線,穿越時空飛到史前的臺灣。什麼是樹皮布?什麼又是人面陶偶?真的有跑得比雨還快的人嗎?蒼蠅取火又是怎麼回事?且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閱在地 閱有趣」書單,一覽史前臺東的自然生態、南島文化,聽聽布農族人精彩的口傳故事。
如果這樣還不解癮,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遙故鄉 遊山徑原夢的行者」書單,帶你加碼踏(神)查(遊)花蓮,親炙原民亙古以來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繪本《月牙公主》、影像集《憶森坂》、詩文集《祖居地,部落,人》等,供你認識撒奇萊雅傳說的淒美、穿梭林田山與拉庫拉庫溪。
不讓花東原民文化專美於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也規劃了「走讀麻豆社的過去與現在」主題書單,帶你實際了解17世紀臺灣最強部落:西拉雅的麻豆社。展讀臺史博出版的《行腳西拉雅》、《看見平埔》、《福爾摩沙的巴克禮》等書,見證麻豆社族人們如何斡旋於荷蘭人與漢人之間。
▉多元視角:換個方式打開眼睛,世界變得更立體
國立中正紀念堂位處臺灣民主勃發之地的中正區,因此提出「推手 Together」書單,期待用「社會議題」與讀者交互共鳴。文本包括《記者囧很大》、《環境家計簿》、《女農討山誌》、《安寧舵手》、《生命的對話:陳澄波與蒲添生》等,議題橫跨環境保育、安寧照護、平權運動、臺灣人權史等不同面向,期使臺灣社會能往更加良善的方向邁進。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反思歷史的苦難,回顧才能勇敢前瞻。國家人權博物館「不義遺址踏查」書單,用《轉型正義之路》、《走過長夜》、《傷痕》等書,邀請讀者一起找回白色恐怖被刻意遺忘的痕跡。
相片是召喚記憶的魔術師,國立臺灣美術館「行攝臺中」系列,特別介紹本土生態攝影與空拍先驅:余如季,以及臺灣早期彩色攝影的幾位先行者:林權助、陳耿彬、洪孔達等人。從認識這幾位前輩攝影師的珍貴作品與精彩生平中,重現臺中城市發展的百年足跡。
有人用文字、圖像寫歷史,也有人用工藝創造歷史。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走讀草鞋墩」書單,透過木雕、陶藝、漆藝、染織、家具修復等匠師的精工造藝,帶你認識與這些技藝緊密相連的中臺灣地方文史與薪火相傳的故事。
最接近國門的北北桃地區,有哪些共通話題?又有什麼是你從未聽過的新鮮事?答案且看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開列的書單「在他鄉遇故鄉」。透過《舌尖上的東協》、《織物地圖》、《緬甸街》、《蘋果甜蜜蜜》等書,你將會了解東南亞風情,如何在臺灣無縫接軌地交融與重現。●
【2020世界閱讀日 走讀臺灣】
關注官方網站,或是臉書專頁獲得走讀臺灣的最新消息!
Tags:
(圖片來源/臺視)
在全球共同努力抗疫當前,一年一度的「世界閱讀日」今(4/23)日開跑了,為陪伴國人度過防疫非常時期,文化部轄下計16個各擁擅場的博物館等場館,別開生面地運用自家專長,貼心為廣大群眾開出「最適居家防(神)疫(遊)」的精彩書單。
疫情限制得了我們的身體,卻拘束不了心的自由。本次16館所推出的書單,不僅有空間的廣度、時間的深度,還能照顧闔家身心靈的韌度。書已準備好和你展翼同行,何不現在就即刻出發,遨遊一場最安全無虞的走讀臺灣(紙上)自由行,讓我們因閱讀而堅強又健壯!
▉空間之旅:打開幾本書,認識一座城
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社會現象,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別為家中老小搭把手,開列了「尋味、城南」主題書單。以臺北人情交織的市場、街景為拼布,執起共同生活的城市今昔為織線,再配上《一家人的南門市場》、《寵物離家記》精美的繪本雙書,一場家庭讀書會即可就地開起來。不僅有圖文豐富的書中風光,還有機會意外挖掘爸媽爺奶發生在臺北城南的隱藏版故事喔!(詳細書單請點擊前列「尋味、城南」超連結,以下同。)
同樣是城市之南,位於臺中市最南端的霧峰,你認識它多少呢?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推派詩人林德俊的《霧繞罩峰:阿罩霧的時光綠廊》、生態作家劉克襄的《早安,自然選修課》領銜,主打「臺中城南交響夢,樂遊阿罩霧」,以音樂文化園區優雅的交響樂意象,串起霧峰的產業、史蹟、田園的前世今生。本書單特別推薦讀者佐以心愛的戲曲或音樂伴讀,將可獲加倍的享受。
早起的百靈鳥有福了,國立臺灣博物館要帶你從清晨的臺北談起。以白景瑞導演1964年的紀錄片《臺北之晨》為起手,囊括最適合陪你散步的《臺北城中故事》、《單聲道》等書本,規劃「日安,臺北之城(晨)」書單。從建築圖冊、地圖、圖畫書,乃至聲音、味覺等角度,你將發現從破曉中逐漸甦醒的臺北城,竟是如此迷人,如此適合放任心靈出發去探險。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則鎖定中彰投地區的「中部祕境樂讀趣」設計了一系列書單,除了劉克襄與李偉文的生態文化、鐵道文化等文本,更有意思的是漫畫家的走讀路徑,諸如林江汶看圖說故事的《臺中無所事事之旅》、吳欣蓉於《Dream創夢同人綜合情報誌》繪製的〈夜食臺灣〉、張運宗以漫畫觀看歷代望族風華的《臺灣園林宅第》等,生動活潑、Q萌無敵,自然深受親子與兒少所喜愛。
探索建築也是認識城市的極好方法,跟著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的「閱讀嘉義」書單,來場走讀嘉義街景、認識林業文化的紙上之旅,就是不錯的選擇。而結合中國傳統與當代藝術的「閱讀現代主義建築大師王大閎」書單,無論是國父紀念館本館、中研院,乃至臺大校園,都將讓我們窺見熟悉的建築中,有陌生的歷史。
《一家人的南門市場》、《食居城南:南門市場與周邊飲食的生活故事》、《菜市》、《馬鈴薯家族》、《蔬菜運動會》、《水果海水浴》、《寵物離家記》、《臺北慢步》、《臺北說城人》、《回家》、《城南舊事》、《魂夢雪泥-文學家的私密臺北》。
《霧繞罩峰:阿罩霧的時光綠廊》、《追尋時代:領航者林獻堂》、《霧起峰生:霧峰地方創生經驗20年》、《阿罩霧農村文史紀錄:臺中市霧峰區舊正社區口述歷史基礎調查》、《都市部落與文化傳承:臺中霧峰花東新村豐年祭紀錄初探》、《青青桐鄰,蛙鵲有情》、《阿杰與麗如的米食探險記》、《早安,自然選修課》、《園林尋芳:臺灣省議會紀念園區樹木導覽手冊》、《一生中的一天:散文日記合輯》。
紀錄片《臺北之晨》、《臺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歷史街區散步》、《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臺北城:城內篇=你不知道的老建築、古早味60選》、《舌尖上的東協-東南亞美食與蔬果植物誌》、《解構:李乾朗手繪臺博建築》、《古蹟探秘,解碼臺灣》、《綠色葛蕾扇:南澳泰雅的民族植物》、《早田文藏:臺灣植物大命名時代》、《沒有牆壁的教室:悠遊在大自然裡的小日子》、《圖說日治臺北城》、《李乾朗手繪臺博建築》,及繪本《樹上的朋友》、《寂靜山徑的呼喚》。
《裡臺灣》、《11元的鐵道旅行》、《走在山海河間的沉思》、《自然課可以這麼浪漫:李偉文的200個環境關鍵字》、《我的野人朋友:16個守護自然的遊俠故事》、《地圖有氧運動:從紐約京都到臺灣7+11個綠色生活地圖》、《DREAM創夢:同人 & COSPLAY綜合情報誌Vol.48》、《臺中無所事事之旅:閒閒散步、吃喝遊逛手繪玩帖》、《臺中城市輕旅行》、《臺中園林宅第巡禮》。
鄭開翔《街屋台灣》、徐佳伶《大家逗陣來起厝》、洪佳如《小時候小石猴》、陳俊文《嘉義小旅行》。
《國父紀念館建館始末:王大閎的妥協與磨難》、《靜默的光,低吟的風:王大閎先生》、《王大閎:永恆的建築詩人》、《臺灣建築地圖:臺北市》、《世紀王大閎:臺灣現代建築的先行者》、《熟悉的建築,陌生的歷史:王大閎與國父紀念館的故事》。
▉時間之旅:縱貫古今,是夢、是戲,是人生
順天意、接地氣,經過長時間的民俗掏洗,相信就算是頑石也能有情。國立臺灣文學館端出近年來在神妖鬼怪奇談上的文學成果,為喜愛魔幻傳說的朋友開列了「走讀文學仙鬼道」書單。從日本作家佐藤春夫以臺南為舞臺的《女誡扇綺譚》、許丙丁漫畫小說奇作《小封神》,乃至臺灣地表最強女鬼之一的《守娘》、將鄉野傳奇做了最驚悚改編的《林投記》等等,絕對炸得你頭皮發麻、直呼過癮。
「臺上百款型,臺腳看袂厭」,能將常民幽默與智慧做最精采動人的演繹,莫過於傳統歌仔戲。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跟著歌仔戲讀劇趣」書單,內容包羅許秀年、王金櫻、唐美雲、小咪等藝師的劇本、影音出版品、傳記,不僅是充滿臺語美學的表演藝術,也將這些「人間國寶」精采的人生紀實故事娓娓道來。
接著,讓我們循著腦海裡的臺11線,穿越時空飛到史前的臺灣。什麼是樹皮布?什麼又是人面陶偶?真的有跑得比雨還快的人嗎?蒼蠅取火又是怎麼回事?且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閱在地 閱有趣」書單,一覽史前臺東的自然生態、南島文化,聽聽布農族人精彩的口傳故事。
如果這樣還不解癮,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遙故鄉 遊山徑原夢的行者」書單,帶你加碼踏(神)查(遊)花蓮,親炙原民亙古以來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繪本《月牙公主》、影像集《憶森坂》、詩文集《祖居地,部落,人》等,供你認識撒奇萊雅傳說的淒美、穿梭林田山與拉庫拉庫溪。
不讓花東原民文化專美於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也規劃了「走讀麻豆社的過去與現在」主題書單,帶你實際了解17世紀臺灣最強部落:西拉雅的麻豆社。展讀臺史博出版的《行腳西拉雅》、《看見平埔》、《福爾摩沙的巴克禮》等書,見證麻豆社族人們如何斡旋於荷蘭人與漢人之間。
《殖民地之旅》、《許丙丁的府城文學地圖》、《葉石濤全集》、《守娘》、《妖怪臺灣地圖:環島搜妖探奇錄》、《林投記》、《清藏住持時代推理》、《洪鐵濤小說集》、《周成過臺灣》、《小封神》、《唯妖論》、《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
《拱樂社劇本》、《精采好戲-歌仔戲劇本集》、《徛舞臺的人-百變小咪》、《島嶼歌戲-王金櫻世代》、《歌仔戲選擇了我許秀年》、《人生的身段:堅毅慈心唐美雲》。
《打樹成衣:南島語族的樹皮布及其文化》、《卑南族的家與植物》、《巨石,你好!臺11線史前散策》、《少年加弄與狗》、《人面陶偶的秘密》、《南科考古大發現》、《獵人的考驗:布農族口傳故事》、《蒼蠅取火》、《跑得比雨快的人》、《多元文化繪本》、《蓮想》。
繪本《月牙公主》、《憶森坂-林田山林業影像集》、散文詩《祖居地、部落、人》。紀錄片《我們的島:故鄉,林田山》、《MIT臺灣誌24摩哩沙卡:林田山的記憶》。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行腳西拉雅》、《看見平埔:臺灣平埔族群歷史與文化特展》、《看見十九世紀臺灣》、《福爾摩沙的巴克禮》、《乙未之役資料彙編一》、館刊《歷史臺灣9》。
▉多元視角:換個方式打開眼睛,世界變得更立體
國立中正紀念堂位處臺灣民主勃發之地的中正區,因此提出「推手 Together」書單,期待用「社會議題」與讀者交互共鳴。文本包括《記者囧很大》、《環境家計簿》、《女農討山誌》、《安寧舵手》、《生命的對話:陳澄波與蒲添生》等,議題橫跨環境保育、安寧照護、平權運動、臺灣人權史等不同面向,期使臺灣社會能往更加良善的方向邁進。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反思歷史的苦難,回顧才能勇敢前瞻。國家人權博物館「不義遺址踏查」書單,用《轉型正義之路》、《走過長夜》、《傷痕》等書,邀請讀者一起找回白色恐怖被刻意遺忘的痕跡。
相片是召喚記憶的魔術師,國立臺灣美術館「行攝臺中」系列,特別介紹本土生態攝影與空拍先驅:余如季,以及臺灣早期彩色攝影的幾位先行者:林權助、陳耿彬、洪孔達等人。從認識這幾位前輩攝影師的珍貴作品與精彩生平中,重現臺中城市發展的百年足跡。
有人用文字、圖像寫歷史,也有人用工藝創造歷史。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走讀草鞋墩」書單,透過木雕、陶藝、漆藝、染織、家具修復等匠師的精工造藝,帶你認識與這些技藝緊密相連的中臺灣地方文史與薪火相傳的故事。
最接近國門的北北桃地區,有哪些共通話題?又有什麼是你從未聽過的新鮮事?答案且看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開列的書單「在他鄉遇故鄉」。透過《舌尖上的東協》、《織物地圖》、《緬甸街》、《蘋果甜蜜蜜》等書,你將會了解東南亞風情,如何在臺灣無縫接軌地交融與重現。●
《記者囧很大:一個新聞記者的採訪現場與省思》、《環境家計簿》、《女農討山誌》、《安寧舵手:陳榮基化醫為愛的故事》、《生命的對話:陳澄波與蒲添生》、《走自己的路:為身障者倡議爭取權益的阿里大哥》、《在疤痕印記中找到真實的自己:陳明里的生命故事》,《被誤解的臺灣史》、《被混淆的臺灣史》、《被扭曲的臺灣史》。
《轉型正義之路:島嶼的過去與未來》、《走過長夜:在逆風中奮起》、《傷痕》。
《臺灣攝影家:余如季》、《形神化境:余如季見證臺中一甲子》、《綠川同心花園》、《臺灣攝影家:林權助》、《提煉時光的情味:林權助攝影集》、《林權助》、《百年足跡重現:林草與林寫真館素描》、《翻開洪孔達的照片簿:手術刀與照相機的故事》、《攝癮人:江村雄》、《鷺鷥林生態奇觀-江村雄攝影創作選集》。
《深度感動南投陶》、《曾明男:堅守傳統又勇於創新的藝術家》、《游漆園:黃麗淑的漆藝世界》、《人生漆時:黃麗淑漆藝創作專輯》、《精工造藝:臺灣工藝之家深度導覽》、《精藝傳奇:工藝之家、工藝之店深度導覽》、《中臺灣藝遊趣:工藝賞玩達人八大精選路線》、《樂遊五加一中部臺灣工藝之家》。
《蘋果甜蜜蜜》、《艾瑪,媽媽》、《緬甸街》、《舌尖上的東協》、《織物地圖》、《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
【2020世界閱讀日 走讀臺灣】
關注官方網站,或是臉書專頁獲得走讀臺灣的最新消息!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地球日50週年》60本地球級好書 專家認證
紀念世界地球日50週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發起「地球日選書」計畫,邀請五位專業人士精選推薦60本環境好書。書單涵括食農教育、減塑生活、生態觀察、氣候變遷、動植物科普等主題,... 閱讀更多
現場》放開那個新電影!蘇致亨VS.王君琦,談新電影以外的台語電影史
閱讀更多
百工plus漫畫.接體員》殯葬業跟你想的大不同,《送葬協奏曲》簡直像業者畫出來的
你是否曾在漫畫作品中,看見自己工作或生活的場景呢?Openbook閱讀誌開設「百工plus漫畫」專欄,找來各行各業的職人,從漫畫作品與心得分享,...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