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殺人者的記憶法》的三篇幕後故事
二、我應該寫
腦海裡如果人物浮現,最先要做的事就是用該人的口吻說話,故事情節、結構或主題都是以後的問題,一定要讓該人物開口說話,那是作家和人物舉行的一種面試。小說何時能構思完成雖無法明確界定,但卻可以決定要從何時開始執筆,那就是登場人物開口說話的那一瞬間,也是作家寫下說話內容的那一瞬間。
我看著電腦畫面的空白處。我在寫初稿時,會使用名為「writeroom」的程式,這個程式會將電腦畫面整體覆蓋成漆黑狀態,就如同卡爾.薩根(Carl Sagan)在《宇宙》(Cosmos)一書的序文中所描寫的,觀看茫茫的宇宙空間一樣的心情。這本小說因為是第一人稱的視角,更需要以主人公的話語開始。在與這個空無一物的宇宙奮戰許久之後,第一句終於誕生。這是長久以來潛伏在我無意識當中的人物終於開口的瞬間,這些瞬間總是令人驚異,這本小說的主人公如此說道:
我最後一次殺人已是在二十五年前,不,是二十六年前吧?反正就約莫是那時候的事。直到那時為止,促使我去殺人的原因並非人們經常想到的殺人衝動、變態性慾等這些東西,而是「惋惜」、還可以成就更完美快感的希望。在埋下死者的時候,我總是重複說著:
下次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我之所以停止殺人,正是那點希望為之消失所致。
我非常喜歡這個人物,我認為自己可以信任他,可以把他設定為我小說的主人公。二○一三年二月初,我正式開始執筆,速度十分緩慢,很多時候一天只能寫一兩句。在極度的鬱悶之後,我突然領悟到,我必須配合喪失記憶的年老連續殺人犯的速度,於是心情變得略微舒坦。我寫下一點東西之後,休息了很久。休息的時候,我讀了尼采的書,那是崔勝子詩人很久以前翻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每當寫小說的時候,我會「收集」關於我的人物的詳細資訊,其中之一就是「該人物閱讀的書籍目錄」。《光之帝國》的主人公基榮讀了松尾芭蕉的俳句,《聽見你的聲音》裡的J大肆閱讀人們丟棄在回收垃圾筒裡的書籍,但是這本小說的主人公似乎只閱讀尼采和希臘悲劇。我把積滿灰塵的書拿出來,放在書桌的一側,有空的時候就加以翻看。小說裡雖沒有引用,但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說了這些話:
「看!我對我的智慧感到厭膩,恰如一隻收集過多糖蜜的蜜蜂,此刻我需要有手來接取智慧。」
「用血書寫箴言的人,並不是希望讓人誦讀,而是希望讓人銘記。」
「事實上,我們熱愛生活並不是因為習慣生活,而是習慣熱愛之故。」
分明是我創造的人物,但我閱讀他讀的書,例如《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之後,感覺更為瞭解他了,這種感覺很奇妙。寫小說並非將腦海裡的東西搬移到紙張上,而是更加微妙、複雜的過程;是已經寫的與尚未寫的內容之間無止境的反饋過程。已經寫的東西會影響未來即將寫的內容,即便是作家,也不得不受已經寫過的東西影響。經由如此的過程,小說、小說裡的人物會如同客人一樣前來,慢慢地支配作家。在開始寫小說時,擁有百分之百自主性的作家在寫下最後一個句子時,自律主只剩零。作家無法寫下任何違背已經寫下之句子的內容,小說越是進入結尾,作家就越成為被動的存在。有些作家喜歡這種狀態,有些作家則非常厭惡。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連載的最後階段曾寄信給朋友,向朋友抱怨。托爾斯泰似乎屬於後者,他說:「安娜這個女人實在是太可怕了,我真希望快點脫離她。」我則屬於前者,我喜歡服從已經設定的人物和前提,也喜歡成為其奴隸。
在還是新人作家的時期,我覺得也許我是創造一個世界的創造主也未可知,現在我覺得自己像馬可.波羅一樣,是尋找陌生土地的旅行者,只要他們不打開城門,我就進不去那裡面。我在好不容易才獲准進入的那個都市裡認識設定的人物,並且熟悉該地的風俗,可是我總有一天註定得離開那裡,因此我如何能不惋惜在那城市裡的最後一瞬間?那個充滿我熟悉人物的城市。
在小說即將完成之際,我和編輯我的小說超過十年的主編一起吃晚飯。主編問我:
「新的長篇小說何時開始呢?還沒到開始的階段嗎?」
「事實上,我正要完成一個比較短的長篇小說。」
主編雖未形於色,但我能感覺她著實嚇了一跳。
「什麼時候可以看到原稿?」
「快了。」
為什麼我沒告訴任何人?我雖不知道理由,但我漸漸變成對自己已經開始寫新的小說、以及正在寫的內容緘口的人。我想保留祕密,只有我自己知道。因為我知道在我揭曉的那一瞬間,正是我必須離開那座城市的瞬間;但是我也知道,我永遠無法停留在那座城市裡。
三、只有我能寫
我雖以短篇小說〈關於鏡子的冥想〉進入文壇,不知是否因為《Review》這本雜誌不是正統的文藝刊物,又或者因為作品不如何,一直沒有刊物請我寫稿。我心想不能再等下去了,於是又寫了短篇小說〈我是美麗的〉,投稿至新成立的文藝刊物《文學村》,兩天後有人跟我聯絡,說希望能刊登原稿,在那之前可否能見一面云云。
當時的《文學村》位於惠化女高附近,一間不知是牛奶供應站還是報紙供應站的商家二樓,這間小型新出版社當時的辦公室還是租賃的,職員大概只有七、八人,所有的編輯都聚集在一起,那時他們都只是三十出頭的年輕評論家,其中有一人問我以下這個問題:
「你會不會殺了太多人了?」
只寫了兩篇短篇小說,裡頭就有三人死亡,其中兩人被關在汽車的後車廂而死,另一人是希望拍攝死亡場面的攝影師,最後被毒死。
聽到這個問題,我心想「啊,文學界不喜歡小說裡描述太多人被殺死。」小時候我熱愛的科南.道爾的福爾摩斯系列中,每一個短篇最少會有一人死亡,不知是不是我熟悉了那類小說,我的小說中無意識地頻繁出現殺人的情景,那位目光銳利的評論家只讀了兩個短篇,就已洞悉我的某一部分。
因為那位評論家這麼說了,我心想是不是要節制一點,但其後這個傾向還是沒有什麼變化。在《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中,裡頭的女性與自殺嚮導見面後遂行自殺的過程,這在法律上是幫助自殺,但在文學上幾近於殺人。〈我的愛十字起子〉、〈照相館殺人事件〉、〈聖誕頌歌〉以及〈緊急出口〉等作品中,殺人事件接續發生。
我為什麼這麼關注殺人的主題?
我也曾經直接被問過關於殺人的問題。《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在法國出版時,出版社編輯用電子郵件發來問題:「你是否有過殺人的衝動?」他也是看穿小說的自殺並非自殺,而是殺人;幾天前,又有一位從柏林來的德國記者問我相同的問題。我和他在弘益大學前的咖啡廳見面,他提出了和一九九八年的法國主編同樣的問題。十五年間已有變化了,一九九八年的我正面否認,但二○一三年的我部分承認,究竟是什麼讓我變得直率?不,「變得直率」這句話並不正確,只是我更加瞭解我自己,毫無矯飾地接受原本的自己而已。二十多歲的我被強烈的攻擊性所束縛,砸碎、揍人、飆車、謾罵、攻擊,如果說我的內在沒有殺人衝動的話,那是騙人的。
我從年紀很小時開始,就很關注人類殺害別人的問題。鸚鵡不會殺死其他鸚鵡,樹懶也不會殺死其他樹懶,可是人類卻經常殺害其他人。報紙的社會版面總是會有殺人事件,人類古老的故事、舊約聖經和希臘、羅馬神話,希臘悲劇等都充斥與殺人相關的故事。為什麼?是因為人類不是鸚鵡,而是從靈長類進化的嗎?這實在是永恒的謎題。
關於我為什麼要寫小說,目前為止出現了各種回答,最近的我最喜歡的回答是「為了瞭解我自己」。只寫了一篇是無法知道的,可是長時間持續寫了好幾篇的話,作家就會面對很鮮明的真實,目前為止所寫的東西正是自己。如此看來,殺人主題和我這個作家是不能分開來檢視的。
除去殺人,我目前為止所寫的十一本小說中,最執著探討的主題就是「記憶」。《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中的自殺嚮導兼小說家,代替自殺的人,亦即即將為人所遺忘的人,記下他們的故事。《黑色花》寫的是一九○五年前往墨西哥、在韓日合邦後無法回到故國,徹底被遺忘的一○三三人的故事,他們完全為人所忘卻,經過幾代之後,被墨西哥社會徹底吸收。《光之帝國》是敘述被派來南韓超過二十年,完全被遺忘的間諜在一天二十四小時內的故事。
至於我為何如此執著於「記憶」這個問題,有一個我個人的原因,導致這成了必然。這得回溯到十歲時的我,曾經歷過二氧化碳中毒,房東在凌晨發覺後,把我和母親送往附近的醫院,接受高壓氧氣筒的急救。醒來後,我失去了對於那之前發生的事情的記憶。然而很有趣的是,我發現我已喪失之前記憶這件事的時間點,正是在我成為作家之後。那時我也像其他作家一樣,想寫關於童年記憶的小說,但是我完全沒有那個時候的記憶。我的記憶正如到達堤防的渡船一般,回溯到某一瞬間後完全停止。看電視連續劇時,所謂的記憶喪失看起來真的非常簡單、方便,甚至似乎是非常優雅的事故,只要施以若干衝擊,就如魔術一樣,消失的記憶就會再次出現。
記憶喪失因為看起來不像燒傷那麼可怖,發生在美麗的主人公身上似乎也是相當適合的一件事,但如果實際經驗過的話,就知道並非如此簡單。我未曾經歷過電視劇裡過去記憶如同閃光燈發亮,瞬間浮現、瞬間消失這種蒙太奇一般的情況。我喪失了記憶,而且就好像渾然不覺自己失去記憶一樣活著,亦即我遺忘了我已遺忘。幼年的記憶,即過去的某個部分完全消失這件事,讓我無法確認自我。再加上我必須每年跟隨職業軍人父親搬遷一次,這樣的人可說是沒有故鄉,所以我完全無法回溯或再建構我自身的起源。我們家住過的有厚板屋頂的軍官宿舍、草草建蓋的租房,完全都變成不可接近或崩頹的存在。我連一個小學同班的朋友都沒有,他們對我而言就好像是不存在的幽靈一般。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我之所以成為小說家,看來也是相當自然的結果。文學,尤其小說是記憶的藝術,如同某人的名言一般,小說是在黃昏寫就的,在所有的一切都結束之後加以記錄,因此為數眾多的小說家和記憶的問題鬥爭,我之所以總是被小說的那些部分所魅惑也並非偶然。
這所有個人原因的必然中,題目就這麼決定了:殺人者的記憶法。
根據日記記錄,我從二○一三年三月二十一日起開始思考題目,落選的題目計有:
青鬚
刀與骨
別忘記我
熱愛箴言的殺人者
詩人—某個殺人者的故事
活得太久的危險
新娘的父親—某個殺人者的告白
我的苦痛沒有字幕
結果或許已經註定了吧?不管怎麼看,還是《殺人者的記憶法》較好。我無法思考其他題目。我的腦中突然浮現這個場面:經過長久的準備,廚師自己的新餐廳終於要開張了,歷經決定菜單、進行裝潢、聘用職員,完成所有準備的廚師最後做的事情就是懸掛招牌。為了察看招牌是否掛妥,他必須退後幾步,廚師也如此做了。此刻我的心情和他相同,定好題目以後,所有事情就結束了,如果有什麼不同的,那就是和懷抱夢想的廚師不同,作家必須立即從自己寫的小說中離開。小說家就是這種職業。●
殺人者的記憶法
살인자의 기억법
作者:金英夏(김영하)
譯者:盧鴻金
繪者:楊忠銘
出版:漫遊者文化
定價:310元
【內容簡介➤】
|
作者簡介:金英夏(김영하)
1968年11月11日生,是韓國進軍國際文壇的先鋒作家,不少作品已經在美國、法國、日本、德國、義大利、荷蘭、土耳其等十餘個國家翻譯出版。
他畢業於延世大學企業管理系,1995年在季刊《批評》上發表〈關於鏡子的冥想〉,登上文壇。同年八月,金英夏以長篇小說《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與趙京蘭(《烤麵包的時間》)同獲第一屆文學村新人作家獎,受到文壇和讀者的廣泛關注。1998年,《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在法國翻譯出版,隨後又推出了德語版,1999年,金英夏憑藉短篇小說〈你的樹木〉獲得著名的現代文學獎(第44屆)。
2004年,韓國文壇颳起了強勁的「金英夏旋風」。他以短篇小說〈哥哥回來了〉、〈珍寶船〉及長篇小說《黑色花》在一年內勇奪黃順元文學獎、怡山文學獎,以及韓國三大文學獎之一的東仁文學獎。一年之內集三個著名文學獎項於一身,不僅成為年度文壇的一道亮麗風景,也是韓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罕見傳奇。
金英夏給人的印象帶有特立獨行的感覺,他不畏世俗眼光,曾戴著耳環領取文學獎,原本學商的他,後來卻在韓國國立藝術大學教寫作,也寫影評、客串電影、主持廣播節目等等,以電影《腦海中的橡皮擦》獲得「大鐘獎」最佳改編劇本獎,2017年還擔任韓國tvN電視台《懂也沒用的神秘雜學詞典》共同主持人。他不只擅長運用媒體推廣文學,也關懷社會議題,並且勇於發聲。
他擅長描寫都市生活的冷冽、無奈,現代人的黑暗面是他關注的主題,性愛與死亡更是他直接大膽的著力點。評論家將他比喻為「韓國的卡夫卡」,足見他的作品為讀者帶來的省思與衝擊,有其重要的代表性。
著有長篇小說《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1996)、《阿郎,為什麼》(2001)、《黑色花》(2003)、《光之帝國》(2006)、《猜謎秀》(2007)、《殺人者的記憶法》(2013),短篇小說集有《傳呼》(1997)、《夾進電梯裡的那個男人怎麼樣了》(1999)、《哥哥回來了》(2007)、《無論發生什麼事》(2010)、《只有兩個人》(2017),譯作有費茲傑羅的《大亨小傳》等。
|
Tags:
《殺人者的記憶法》電影海報(擷自hancinema.net)
被譽為「韓國卡夫卡」的韓國中生代暢銷作家金英夏,初登文壇即勇奪國內各大文學獎,颳起強勁的「金英夏旋風」,近年更進軍國際文壇,已有數本作品在歐美十餘個國家翻譯出版。
今年盛夏,漫遊者文化推出其出道作《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中文版,引起台灣讀者普遍關注,近日即將接續出版其話題作《殺人者的記憶法》。
前任連續殺人犯的女兒,竟然被現任連續殺人犯盯上,這是上天開的高級玩笑?還是審判?作案卅年、已退隱的連續殺人犯,因罹患阿茲海默症而記憶逐漸流失。《殺人者的記憶法》以第一人稱視角,敘述混亂的記憶逐漸拼湊出來的現實真相。對失去記憶的老人來說,恐怖的不是殺人,而是自我逐漸消亡的過程……
這部小說耗時十年才完成,2017年改編為同名電影,由韓國影帝薛耿求主演,上映時深獲好評。金英夏在書末以近萬言的篇幅,透露創作背後的所念所想及幕後故事,讀之彷彿進入作者的深層意識,觀看潛藏在小說根柢的因緣理路。新書上市前,Openbook特別刊出書摘,以饗讀者。
▉關於《殺人者的記憶法》的三篇幕後故事
二、我應該寫
腦海裡如果人物浮現,最先要做的事就是用該人的口吻說話,故事情節、結構或主題都是以後的問題,一定要讓該人物開口說話,那是作家和人物舉行的一種面試。小說何時能構思完成雖無法明確界定,但卻可以決定要從何時開始執筆,那就是登場人物開口說話的那一瞬間,也是作家寫下說話內容的那一瞬間。
我看著電腦畫面的空白處。我在寫初稿時,會使用名為「writeroom」的程式,這個程式會將電腦畫面整體覆蓋成漆黑狀態,就如同卡爾.薩根(Carl Sagan)在《宇宙》(Cosmos)一書的序文中所描寫的,觀看茫茫的宇宙空間一樣的心情。這本小說因為是第一人稱的視角,更需要以主人公的話語開始。在與這個空無一物的宇宙奮戰許久之後,第一句終於誕生。這是長久以來潛伏在我無意識當中的人物終於開口的瞬間,這些瞬間總是令人驚異,這本小說的主人公如此說道:
我非常喜歡這個人物,我認為自己可以信任他,可以把他設定為我小說的主人公。二○一三年二月初,我正式開始執筆,速度十分緩慢,很多時候一天只能寫一兩句。在極度的鬱悶之後,我突然領悟到,我必須配合喪失記憶的年老連續殺人犯的速度,於是心情變得略微舒坦。我寫下一點東西之後,休息了很久。休息的時候,我讀了尼采的書,那是崔勝子詩人很久以前翻譯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每當寫小說的時候,我會「收集」關於我的人物的詳細資訊,其中之一就是「該人物閱讀的書籍目錄」。《光之帝國》的主人公基榮讀了松尾芭蕉的俳句,《聽見你的聲音》裡的J大肆閱讀人們丟棄在回收垃圾筒裡的書籍,但是這本小說的主人公似乎只閱讀尼采和希臘悲劇。我把積滿灰塵的書拿出來,放在書桌的一側,有空的時候就加以翻看。小說裡雖沒有引用,但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說了這些話:
「看!我對我的智慧感到厭膩,恰如一隻收集過多糖蜜的蜜蜂,此刻我需要有手來接取智慧。」
「用血書寫箴言的人,並不是希望讓人誦讀,而是希望讓人銘記。」
「事實上,我們熱愛生活並不是因為習慣生活,而是習慣熱愛之故。」
分明是我創造的人物,但我閱讀他讀的書,例如《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之後,感覺更為瞭解他了,這種感覺很奇妙。寫小說並非將腦海裡的東西搬移到紙張上,而是更加微妙、複雜的過程;是已經寫的與尚未寫的內容之間無止境的反饋過程。已經寫的東西會影響未來即將寫的內容,即便是作家,也不得不受已經寫過的東西影響。經由如此的過程,小說、小說裡的人物會如同客人一樣前來,慢慢地支配作家。在開始寫小說時,擁有百分之百自主性的作家在寫下最後一個句子時,自律主只剩零。作家無法寫下任何違背已經寫下之句子的內容,小說越是進入結尾,作家就越成為被動的存在。有些作家喜歡這種狀態,有些作家則非常厭惡。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連載的最後階段曾寄信給朋友,向朋友抱怨。托爾斯泰似乎屬於後者,他說:「安娜這個女人實在是太可怕了,我真希望快點脫離她。」我則屬於前者,我喜歡服從已經設定的人物和前提,也喜歡成為其奴隸。
在還是新人作家的時期,我覺得也許我是創造一個世界的創造主也未可知,現在我覺得自己像馬可.波羅一樣,是尋找陌生土地的旅行者,只要他們不打開城門,我就進不去那裡面。我在好不容易才獲准進入的那個都市裡認識設定的人物,並且熟悉該地的風俗,可是我總有一天註定得離開那裡,因此我如何能不惋惜在那城市裡的最後一瞬間?那個充滿我熟悉人物的城市。
在小說即將完成之際,我和編輯我的小說超過十年的主編一起吃晚飯。主編問我:
「新的長篇小說何時開始呢?還沒到開始的階段嗎?」
「事實上,我正要完成一個比較短的長篇小說。」
主編雖未形於色,但我能感覺她著實嚇了一跳。
「什麼時候可以看到原稿?」
「快了。」
為什麼我沒告訴任何人?我雖不知道理由,但我漸漸變成對自己已經開始寫新的小說、以及正在寫的內容緘口的人。我想保留祕密,只有我自己知道。因為我知道在我揭曉的那一瞬間,正是我必須離開那座城市的瞬間;但是我也知道,我永遠無法停留在那座城市裡。
三、只有我能寫
我雖以短篇小說〈關於鏡子的冥想〉進入文壇,不知是否因為《Review》這本雜誌不是正統的文藝刊物,又或者因為作品不如何,一直沒有刊物請我寫稿。我心想不能再等下去了,於是又寫了短篇小說〈我是美麗的〉,投稿至新成立的文藝刊物《文學村》,兩天後有人跟我聯絡,說希望能刊登原稿,在那之前可否能見一面云云。
當時的《文學村》位於惠化女高附近,一間不知是牛奶供應站還是報紙供應站的商家二樓,這間小型新出版社當時的辦公室還是租賃的,職員大概只有七、八人,所有的編輯都聚集在一起,那時他們都只是三十出頭的年輕評論家,其中有一人問我以下這個問題:
「你會不會殺了太多人了?」
只寫了兩篇短篇小說,裡頭就有三人死亡,其中兩人被關在汽車的後車廂而死,另一人是希望拍攝死亡場面的攝影師,最後被毒死。
聽到這個問題,我心想「啊,文學界不喜歡小說裡描述太多人被殺死。」小時候我熱愛的科南.道爾的福爾摩斯系列中,每一個短篇最少會有一人死亡,不知是不是我熟悉了那類小說,我的小說中無意識地頻繁出現殺人的情景,那位目光銳利的評論家只讀了兩個短篇,就已洞悉我的某一部分。
因為那位評論家這麼說了,我心想是不是要節制一點,但其後這個傾向還是沒有什麼變化。在《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中,裡頭的女性與自殺嚮導見面後遂行自殺的過程,這在法律上是幫助自殺,但在文學上幾近於殺人。〈我的愛十字起子〉、〈照相館殺人事件〉、〈聖誕頌歌〉以及〈緊急出口〉等作品中,殺人事件接續發生。
我為什麼這麼關注殺人的主題?
我也曾經直接被問過關於殺人的問題。《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在法國出版時,出版社編輯用電子郵件發來問題:「你是否有過殺人的衝動?」他也是看穿小說的自殺並非自殺,而是殺人;幾天前,又有一位從柏林來的德國記者問我相同的問題。我和他在弘益大學前的咖啡廳見面,他提出了和一九九八年的法國主編同樣的問題。十五年間已有變化了,一九九八年的我正面否認,但二○一三年的我部分承認,究竟是什麼讓我變得直率?不,「變得直率」這句話並不正確,只是我更加瞭解我自己,毫無矯飾地接受原本的自己而已。二十多歲的我被強烈的攻擊性所束縛,砸碎、揍人、飆車、謾罵、攻擊,如果說我的內在沒有殺人衝動的話,那是騙人的。
我從年紀很小時開始,就很關注人類殺害別人的問題。鸚鵡不會殺死其他鸚鵡,樹懶也不會殺死其他樹懶,可是人類卻經常殺害其他人。報紙的社會版面總是會有殺人事件,人類古老的故事、舊約聖經和希臘、羅馬神話,希臘悲劇等都充斥與殺人相關的故事。為什麼?是因為人類不是鸚鵡,而是從靈長類進化的嗎?這實在是永恒的謎題。
關於我為什麼要寫小說,目前為止出現了各種回答,最近的我最喜歡的回答是「為了瞭解我自己」。只寫了一篇是無法知道的,可是長時間持續寫了好幾篇的話,作家就會面對很鮮明的真實,目前為止所寫的東西正是自己。如此看來,殺人主題和我這個作家是不能分開來檢視的。
除去殺人,我目前為止所寫的十一本小說中,最執著探討的主題就是「記憶」。《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中的自殺嚮導兼小說家,代替自殺的人,亦即即將為人所遺忘的人,記下他們的故事。《黑色花》寫的是一九○五年前往墨西哥、在韓日合邦後無法回到故國,徹底被遺忘的一○三三人的故事,他們完全為人所忘卻,經過幾代之後,被墨西哥社會徹底吸收。《光之帝國》是敘述被派來南韓超過二十年,完全被遺忘的間諜在一天二十四小時內的故事。
至於我為何如此執著於「記憶」這個問題,有一個我個人的原因,導致這成了必然。這得回溯到十歲時的我,曾經歷過二氧化碳中毒,房東在凌晨發覺後,把我和母親送往附近的醫院,接受高壓氧氣筒的急救。醒來後,我失去了對於那之前發生的事情的記憶。然而很有趣的是,我發現我已喪失之前記憶這件事的時間點,正是在我成為作家之後。那時我也像其他作家一樣,想寫關於童年記憶的小說,但是我完全沒有那個時候的記憶。我的記憶正如到達堤防的渡船一般,回溯到某一瞬間後完全停止。看電視連續劇時,所謂的記憶喪失看起來真的非常簡單、方便,甚至似乎是非常優雅的事故,只要施以若干衝擊,就如魔術一樣,消失的記憶就會再次出現。
記憶喪失因為看起來不像燒傷那麼可怖,發生在美麗的主人公身上似乎也是相當適合的一件事,但如果實際經驗過的話,就知道並非如此簡單。我未曾經歷過電視劇裡過去記憶如同閃光燈發亮,瞬間浮現、瞬間消失這種蒙太奇一般的情況。我喪失了記憶,而且就好像渾然不覺自己失去記憶一樣活著,亦即我遺忘了我已遺忘。幼年的記憶,即過去的某個部分完全消失這件事,讓我無法確認自我。再加上我必須每年跟隨職業軍人父親搬遷一次,這樣的人可說是沒有故鄉,所以我完全無法回溯或再建構我自身的起源。我們家住過的有厚板屋頂的軍官宿舍、草草建蓋的租房,完全都變成不可接近或崩頹的存在。我連一個小學同班的朋友都沒有,他們對我而言就好像是不存在的幽靈一般。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我之所以成為小說家,看來也是相當自然的結果。文學,尤其小說是記憶的藝術,如同某人的名言一般,小說是在黃昏寫就的,在所有的一切都結束之後加以記錄,因此為數眾多的小說家和記憶的問題鬥爭,我之所以總是被小說的那些部分所魅惑也並非偶然。
這所有個人原因的必然中,題目就這麼決定了:殺人者的記憶法。
根據日記記錄,我從二○一三年三月二十一日起開始思考題目,落選的題目計有:
結果或許已經註定了吧?不管怎麼看,還是《殺人者的記憶法》較好。我無法思考其他題目。我的腦中突然浮現這個場面:經過長久的準備,廚師自己的新餐廳終於要開張了,歷經決定菜單、進行裝潢、聘用職員,完成所有準備的廚師最後做的事情就是懸掛招牌。為了察看招牌是否掛妥,他必須退後幾步,廚師也如此做了。此刻我的心情和他相同,定好題目以後,所有事情就結束了,如果有什麼不同的,那就是和懷抱夢想的廚師不同,作家必須立即從自己寫的小說中離開。小說家就是這種職業。●
▶搶先讀》金英夏談《殺人者的記憶法》(上)
살인자의 기억법
作者:金英夏(김영하)
譯者:盧鴻金
繪者:楊忠銘
出版:漫遊者文化
定價:31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金英夏(김영하)
1968年11月11日生,是韓國進軍國際文壇的先鋒作家,不少作品已經在美國、法國、日本、德國、義大利、荷蘭、土耳其等十餘個國家翻譯出版。
他畢業於延世大學企業管理系,1995年在季刊《批評》上發表〈關於鏡子的冥想〉,登上文壇。同年八月,金英夏以長篇小說《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與趙京蘭(《烤麵包的時間》)同獲第一屆文學村新人作家獎,受到文壇和讀者的廣泛關注。1998年,《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在法國翻譯出版,隨後又推出了德語版,1999年,金英夏憑藉短篇小說〈你的樹木〉獲得著名的現代文學獎(第44屆)。
2004年,韓國文壇颳起了強勁的「金英夏旋風」。他以短篇小說〈哥哥回來了〉、〈珍寶船〉及長篇小說《黑色花》在一年內勇奪黃順元文學獎、怡山文學獎,以及韓國三大文學獎之一的東仁文學獎。一年之內集三個著名文學獎項於一身,不僅成為年度文壇的一道亮麗風景,也是韓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罕見傳奇。
金英夏給人的印象帶有特立獨行的感覺,他不畏世俗眼光,曾戴著耳環領取文學獎,原本學商的他,後來卻在韓國國立藝術大學教寫作,也寫影評、客串電影、主持廣播節目等等,以電影《腦海中的橡皮擦》獲得「大鐘獎」最佳改編劇本獎,2017年還擔任韓國tvN電視台《懂也沒用的神秘雜學詞典》共同主持人。他不只擅長運用媒體推廣文學,也關懷社會議題,並且勇於發聲。
他擅長描寫都市生活的冷冽、無奈,現代人的黑暗面是他關注的主題,性愛與死亡更是他直接大膽的著力點。評論家將他比喻為「韓國的卡夫卡」,足見他的作品為讀者帶來的省思與衝擊,有其重要的代表性。
著有長篇小說《我有破壞自己的權利》(1996)、《阿郎,為什麼》(2001)、《黑色花》(2003)、《光之帝國》(2006)、《猜謎秀》(2007)、《殺人者的記憶法》(2013),短篇小說集有《傳呼》(1997)、《夾進電梯裡的那個男人怎麼樣了》(1999)、《哥哥回來了》(2007)、《無論發生什麼事》(2010)、《只有兩個人》(2017),譯作有費茲傑羅的《大亨小傳》等。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
閱讀通信 vol.309》長命百歲也許不難,難的是百歲無憂
延伸閱讀
評論》新鮮的韓國風景與現代感覺:金英夏的「新世代文學」
閱讀更多
搶先讀》金英夏談《殺人者的記憶法》(上)
被譽為「韓國卡夫卡」的韓國中生代暢銷作家金英夏,初登文壇即勇奪國內各大文學獎,颳起強勁的「金英夏旋風」,近年更進軍國際文壇,... 閱讀更多
話題》書,是通往異境的機票:韓國山鷹出版社的台北暗黑地景之旅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