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住在日語的台灣人:專訪「中間的孩子」温又柔

  • 黃宗潔(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2017-04-19 21:50

***

我曾想在睡醒的瞬間,嘗試能否抓住語言的支點……是아(a)呢,或者,是あ(a)呢?如果是아(a)的話,就能順著接上야(ya)、오(o)、요(yo)抓住支點。可是,如果是あ(a)的話,就會接上あ(a)、い(i)、う(u)、え(e)、お(o)的支點。然而,是아(a)還是あ(a),我永遠沒有徹底搞清楚的一天。一直都是如此。越來越混亂。捉不到,那個支點。(〈嘆息之蝶〉,李良枝)

上述這段文字,引自韓裔日籍作家李良枝的小說《由熙》,那是3歲就隨父母移居到日本的温又柔非常喜愛的作品。從小生長在多重語言環境的温又柔,對於李良枝小說中,那個分不清自己發出的「啊」究竟屬於日韓哪一方而苦惱不已的主角,想必有著深切的共鳴。試圖抓住「語言的支點」,卻發現同樣是「啊」(a)的發音,會因為寫成韓文的아或日文的あ,而連結出完全不同的字母系統,於是只能擺盪在兩者之間。同樣的起點,卻開展出多重的路徑,這樣的思考與矛盾,也貫串在温又柔的成長過程中。

如果先前未曾讀過温又柔的作品,我可能很難想像,面前這個帶著甜美笑容,很認真地用中文一字一字唸出「你好,我是温又柔」的親切女孩,孩提時期曾經希望自己有個「更像日本人的普通名字」。

這個女孩現在已能真心接受自己的名字,甚至因為日語發音おんゆうじゅう(OnYuJu)讀起來接近「御饅頭」(おまんじゅう/omanju)而覺得「有點得意」。童年時,温又柔不喜歡姓名透露出自己不是「標準日本人」的線索,「想變得和同學一樣」遂與「想成為日本人」的心情重疊在一起。如同李良枝筆下的女主角般「抓不住支點」,她總想像著在其他時空裡,存在著另一個「以中文發音的温又柔」。經歷了漫長的摸索,她才體會到,多重路徑並非多重時空,而是都存在自己之中。

▉多重語言的成長背景,「標準」是什麼?

從小就感受到自己和周圍孩子「不同」的温又柔,覺得媽媽不是「普通」的媽媽,她自己也不是「普通」的日本人。但正因為反覆思考什麼才是「普通」或「標準」,她現在理解到:

以哪個a為支點,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偶然。你剛好出生為日本人,於是會說日文;剛好出生為台灣人,於是會說中文。但在偶然中有一種狀況,會有活在日語中的韓國人,例如李良枝;活在英語中的中國人,例如譚恩美;活在日語中的台灣人,像是我。所謂的母國、母語難道只能有一個嗎?我是台灣人,但日語活在我的內心。個人和國家的關係,是否能更自由一些?

「我是台灣人,但日語活在我的內心。」温又柔認真說這句話的神情,十分動人。語言和國家對於一個人的意義,是否可以不只一個標準答案?所謂的「標準」又是什麼?這是温又柔成長過程中縈繞不去的困惑,而小說《來福之家》與散文《我住在日語》這兩部作品,就是她摸索之後的成果,是她當下的想法與答案。

因為自己「不標準」的成長過程,温又柔對同樣有著「複數語言體系」的作者格外著迷。譬如墨裔美籍詩人安莎杜娃(Gloria E. Anzaldùa),曾形容自己使用的既不是標準的英文,也不是標準的西班牙文,因此無論在哪邊都是「不標準的、帶著距離」的位置,但這就是她的自我認同。

這樣的想法帶給温又柔很大的提示,她發現自己就是一個「可以使用流利日語說話的台灣人」。「我的中文不是台灣人認定的中文,我用非常貼近日本人的日語來表達自己,但我不是日本人。我的認同就存在於這個差異、不標準之中。我的認同就是在那個不屬於任何國家的中間地帶。」若以前述認同的支點來比喻,温又柔的認同支點,就是「在中間」。

正因為體認到認同存在於差異之中,這個介於中間的「不普通」與「不標準」的位置,不再像童年時帶來「想要和別人(別的日本人)一樣」的焦慮,現在的温又柔重新看待自己這個混雜了多重語言的成長背景,重新思考「文化」的意義,最後她發現:「文化就是語言」。

這句話,雖然陪同採訪的譯者黃耀進已在旁即時口譯,但温又柔仍然用不太嫻熟的中文,再度強調了一次。

onyuju05.jpg
温又柔(左)及《我住在日語》譯者黃耀進。(許家瑋攝)

▉在混搭的語言中,找到彈性與自由

夾雜了日語、台語、中文的「不標準」說話方式背後,就是温又柔的文化組成。不只「母語」和「母國語」不見得需要一致,在語言和國家連結之前,依存於家庭背景之上的「媽媽語」,更是温又柔作品中著力描寫的重點。

母親所使用的那種混搭的、無視日文文法的特殊「媽媽語」,曾經讓温又柔在外人面前非常不自在,但現在她已能視為是日常生活、成長經驗以及母親形象的一部分,從而珍視保留在這些語言線索背後的身世痕跡。

過去她視之為「雜音」,甚至想要抹除的混雜性,如今反而成為温又柔感受語言魅力與樂趣的來源。複數語言的成長環境,讓她對於語彙的發音格外具有敏銳度,「與其以日語說チョコレ〡ト(chokoreto)或牛乳(gyunyu),我更覺得以中文發巧克力與牛奶的音,感覺更好吃。」在〈祖母語、母語、女兒語〉這篇文章中,她非常詳細地記述了以不同語言指稱事物,所帶來的不同感受。

温又柔說,這種多重語言的學習環境,造成的影響之一,就是她在學習語言時,會因為發音的類似而產生與語義完全無關的聯想。「比方我每次說中文的普通,都會一直想到台語的葡萄」,她用帶著一點日語腔的台語和中文,分別唸出這兩個詞給我聽。(其實我從來不曾把這兩個詞連結在一起,但她唸完之後,我也覺得是蠻像的。)

但語言的差異性,反而讓她在表達時,可以更準確、有彈性地交錯使用這些語言。比方說,快要遲到的日文漢字是「遲刻」,但如果因為快遲到而覺得很著急的時候,她就會用台語發音的bē-hù(「袂赴」),因為「bē-hù」聽起來比較急,她笑著說。

除了聲音之外,同樣存在於中文和日語中的漢字,似乎也指向了同樣的支點。同一個字,在中文與日語當中,某些部分的意義或許有所重疊,但更多時候它們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如果帶著自己熟悉的文字意義去解讀,就會產生許多無法轉譯的誤差。正因如此,「對於同一個字有不同想像的人如何溝通?」成了温又柔關心的問題。

她在紙上寫下「素材屋」3個字來舉例說明。這是一間居酒屋的店名,但台灣的朋友看到這樣的招牌,比較會聯想到賣手工藝DIY或是建築材料之類的地方。又或者,日文裡的「打麻雀」,實為中文的「打麻將」之意。換言之,因為漢字的接近,反而可能產生更多的誤解,但温又柔笑說:「這些有趣的誤解,也是人與人交流的樂趣之一啊。」

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她體會到日語本身也就是一個「文化混雜的情況下產生的表述體系」。就像千年之前的日本人,感受到原本的符號體系不足以表現他們的心情,因而發明了日語,温又柔書中混雜著片假名、平假名、正體與簡體中文的四種表述方式,也是基於「現有的日語不足以表現我的語言環境」而生。

「我發現片假名是好用的工具,因此將它納入我的表記系統,我想試著表現日語這種語言之外的其他聲音。」所以,她將從小聽到,但不知該如何寫的台語,一個個「轉譯」為片假名。「如果要談正確性,它們應該都是『錯的』,但這就是我的日語——帶著一部分台語的日語。」

一直以來,温又柔都住在這樣的日語裡,她曾經覺得困惑,如今卻可以從中找到某種彈性與自由。

onyuju03.jpg
温又柔。(黃耀進攝)

▉人不應該被護照的國籍綁住

透過温又柔,我們看到用單一的國籍與認同框架來定義一個人,會是何其狹隘的思維模式。如同她在幼稚園之前的記憶,總是分不清那是台灣,還是日本的風景,但那仍是她的記憶支點,一個從開始就是持續移動的、介於中間的雙城經驗。如今已能使用流利標準日語的她,選擇將成長中各種「不標準」的語言納入,去書寫認同過程中的種種矛盾與衝突,我感受到,她其實非常努力地想要活出「在中間」的無限可能。

用語言或身分勉強去切割、要求只有一個標準答案,原本就是不合理的。如同《來福之家》裡的一個小細節,女主角緣珠用日語責怪母親念錯同學的名字,結果「母親用不知什麼語言哈哈大笑出來」。

笑是不分語言的,是人與人之間,原初的溝通支點。在有限的語言文字之外,我們其實共享著情感交流與共鳴的可能,但國籍與語言的框架,卻縮限了我們的認同,讓我們遺忘了混雜的存在、流動的存在,以及,介於中間的存在。

事實上,温又柔在日本最新出版的作品,書名就叫《中間的孩子》(暫譯),從自身這個「介於中間」的位置出發,她逐漸將眼光放在和她類似處境的新移民身上。在這個移動越來越普遍的世界,「『人不應該被護照的國籍綁住』的時代應該要來臨了。」温又柔認真地說:就像在日本長大卻拿著台灣護照的她,往往在機場時因為意識到自己的「外國人」身分,而感受到某種認同的落差,但這樣的落差感也應該是可以被接納的。

onyuju01.jpg
温又柔。(簡聖峰攝)

▉我們都是「中間的孩子」

只可惜,現狀卻往往如同坎皮儂-文森(Veronique Campion-Vincent)與荷納(Jean-Bruno Renard)在《都市傳奇》一書中所描述的:「在地球村的時代裡,我們發現對於交流的敵意與焦慮,伴隨著交流一起增長。」訪問結束前,我好奇地詢問温又柔,以辭典或詞彙的方式作為書寫的結構,並透過這些詞彙表述文化思考,是目前很多小說或散文喜用的模式。在意語言的她,心中是否也有某個詞彙,適合用來表達她對日本的感受?

沉吟一陣之後,温又柔選擇了「單一」這個詞。有感於社會上的排他氛圍,她擔心日本逐漸往「單一的日本」這樣的方向傾斜。人與人之間,是否有可能意識到流動的必然與多元的必然,從而「更柔軟、更有彈性地互相對待」?是她念茲在茲之事。

於是我們發現,温又柔所嘗試的,不只是「把多種語言納入自己日語聲響」裡,她納入的,是人的差異,以及對差異的理解。每個人都是帶著自己的身世,棲居於語言之中,沒有什麼身分是永恆穩定不變的,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都是「中間的孩子」。

若能體認到此,或許有一天,我們也能如村上春樹所形容的,將語言變成威士忌:「我只要默默伸出酒杯,你只要接過去安靜地送進喉嚨裡,應該只要這樣就成了。非常簡單,非常親密,非常正確。」而温又柔的作品,更接近一杯語言的雞尾酒——它的美好,正來自於配方永遠不只一種。

 

我住在日語.jpg我住在日語
台湾生まれ日本語育ち
作者: 温又柔 
譯者:黃耀進
出版:聯合文學出版公司
定價:340元
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來福之家.jpg來福之家
来福の家
作者: 温又柔 
譯者:郭凡嘉
出版:聯合文學出版公司
定價:320元
內容簡介cursor_h16_2.jpg

 


作者簡介:温又柔
作家。1980年生於台灣台北市。三歲舉家遷往東京,由說中文時會混雜著台語的雙親養育長大。
2006年,法政大學大學院.國際文化專攻修士課程修了。
2009年,〈好去好來歌〉獲得昴文學獎佳作。
2011年,出版《來福之家》(集英社)。同年9月起至2015年9月於白水社網頁發表連載〈追尋逝去的母語〉。
2013年,開始與音樂家小島ケイタニーラブ(Keitaney Love)一同展開朗讀加演奏的混合表演活動〈言語和聲音的書信往來〉。同年,於紀錄片《異境中的故鄉──作家李維英雄五十二年後重訪台中》(大川景子導演)中登場。
2014年,於台灣出版《來福之家》(聯合文學)。
2016年,本書獲得日本隨筆作家俱樂部獎。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