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的寫作
去年(2016年)12月底才剛播映完畢的話題日劇《月薪嬌妻/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至今仍記憶猶新,劇中男女主角的表現都相當迷人,除了新垣結衣那甜得叫人融化的笑容之外,星野源竟也能將草食男木訥內向的個性與笨拙的舉動詮釋得那麼可愛。而在劇外,星野源具備的完全是另一種外放的魅力,這份魅力來自於他洋溢的才華:除了演戲,他也能作曲、作詞兼歌唱,更重要的是他還寫作,並已出版5部作品、擁有數個專欄。
今年3月底,星野在文藝閱讀雜誌《達文西》上持續兩年多的隨筆散文專欄「從生命的車窗向外望」(いのちの車窓から),即將集結出版同名新書。因為星野近視甚深,平時透過厚重的眼鏡觀看世界,就彷彿是從車窗向外望一般,所以才想出這樣的譬喻。這些隨筆散文的內容,既有演藝工作記錄、創作過程或生活點滴小事,也包含內在心境的省視和情感抒發。新書仍在預購、尚未發售的階段,就已經登上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的分類排行冠軍,足以見得星野的人氣,也可見其文筆也頗受歡迎。
星野先前的《復甦的變態》(よみがえる変態),同樣是雜誌專欄集結而成。書籍的前半是一如既往的隨筆文章,後半則急轉直下,以他罹患蛛網膜下腔出血後的養病日常為焦點,其中歷經辛酸與痛苦,乃至最後終能「復甦」,這段過程也攫獲讀者的心,令此書久佔銷量冠軍。有趣的是,專欄原載於女性時尚雜誌《GINZA》,專欄名稱則是「銀座鐵道之夜」,擬仿了宮澤賢治名作《銀河鐵道之夜》,也因而增添了那麼一點藝文味。
星野曾在第一本隨筆散文集《然後,生活仍繼續著》(そして生活はつづく)的後記中提到,他會想要寫作,是因為高中時期讀到松尾鈴木(松尾スズキ)的隨筆散文《大人失格》,心生嚮往,才立志出書。「然後,生活仍繼續著」一語,也是借用松尾鈴木自編自演的舞台劇《逃離母親》(母を逃がす)裡的台詞。
說到松尾鈴木,他也是一位才華洋溢的人物,當過演員,參與電視、電影、舞台劇,同時也擔任導演,還創作劇本、小說、隨筆、繪本和漫畫,出版數十種著作。雖然他並不像星野源跨足歌唱,但他所主持的劇團兼經紀公司「大人計畫」,旗下也有演員組成的龐克樂團「Group魂」。知名劇作家宮藤官九郎就是Group魂的成員之一,而他們的〈替你買果汁〉(君にジュースを買ってあげる)一曲,還曾登上紅白演出。
人類學家克羅伯(A. L. Kroeber)曾探問:「為什麼天才成群地來?」上述這些人互相仰慕、群聚、激盪,且迸發許多作品,也讓人要不禁感嘆:「有才華的人成群地來。」
▉「作家」的重量
文字作品被改編成其他形式很希鬆平常,不過歌手或藝人成為作者,出版以文字為主的書籍,也並不罕見。除了前面的例子,水嶋斐呂和傑尼斯的加藤成亮也都曾出版小說。只是最近這段時間,日本書市中藝人出書或藝能相關書籍的現象,確實也小有規模。
回過頭來看,台灣自己也有不少例子,從譬如陳昇、蔡燦得、陳綺貞,一直到近幾個月的鄧九雲、邱比、沈聖哲,以及即將出版詩集的連俞涵等等,其作品看來似都有幾分本事,並非粗製濫造,摻水充數。而若將「藝人」廣義理解為「演藝圈相關的人員」,將導演、製作人、作詞人等等也納入其中的話,勢必又能舉出更多例子。
文字只是媒材的一種形式,而身為創作者,當然可以嘗試各種媒材,藉此表現不同意念——這是一種活潑且多元的角度。但換另個角度看,書籍也是商品的一種,是可以打造具文化氣息的形象,顯示其多才多藝的工具。不幸的是,人們的直觀往往比較接近後一種角度,同時,社會也依舊普遍地預設單一身份:一個人只有一個職業、只有一份主要的專業,其餘則多被視為興趣或玩票,難成大器。也因此,藝人們出的書,尤其在文化界裡,無論質量如何,往往很難被重視或討論。(相反地,「作家綜藝化」之類的批評,也是基於同樣觀念的另一種表述。)
應該說,「作家」的稱呼終究是有重量的,並不是會寫、能寫、出過書就能夠匹配「作家」這個頭銜。出書的時候偶一為之講講倒還可以,但那畢竟是廣義的、約莫和「作者」同義的泛泛之稱。至於狹義的「作家」,則好像肩負了某種使命,也似乎非得把寫作這回事高舉到幾近生命中最核心、唯一的位置不可。我猜想,很可能是因為這樣,星野源的個人簡介上才總是迴避了「作家」兩個字,而改以「文筆家」代稱吧。
要被當成「作家」得有些條件,其中之一就是著作量要夠多,像上文提及的松尾鈴木,或者是另一位知名且產量極大的隨筆家(essayist)阿川佐和子。阿川佐和子是作家阿川弘之的女兒(附帶一提,阿川弘之可是日本李登輝之友會的榮譽會長),曾擔任主播,主持過不少節目,也演過幾部戲。從80、90年代之際開始,她幾乎每年至少有一到兩本著作出版,以隨筆散文為大宗,後也嘗試創作小說、翻譯等等。
台灣讀者對阿川佐和子大概不太熟悉,惟前幾年野人出版社翻譯了她的暢銷著作,原書名是《傾聽力》(聞く力),內容是她過往訪談的經驗談,中譯本書名改作《阿川流傾聽對話術:日本最深入人心的談話性節目女王教你對話的魅力,如何傾聽、如何引起共鳴、卸下心防》,頗有工具書的味道,且在裝禎、書籍定位上,大概也都由於市場考量而有不小的更動。
至於寫作資歷有待累積、著作量還不夠多的話,那麼大概就必須靠權威,如文學獎的加持。前幾年獲得芥川獎的搞笑藝人又吉直樹就是一例。他的小說《火花》造成轟動的社會現象,既暢銷也帶來十足話題,後來許多書店甚至陳設了一整櫃他所推薦的純文學作品。從這些推薦會發現,又吉的讀書品味確實相當內行且獨到,連較為冷門的稻垣足穗《一千一秒物語》、安部公房《R26號的發明・鉛之卵》都在其列;而他去年出版的小型自傳《克服黑夜》(夜を乗り越える)也處處充滿文學閱讀的蹤跡,從芥川龍之介到太宰治,從遠藤周作到中村文則,不一而足。
此外,2017年1月剛公布的第156回芥川獎,得主山下澄人也不是「典型」的小說家。他是劇場出身,曾當過演員,並主持「劇團Fiction」,這也或許算是廣義上的「藝人」吧。而得獎作《新世界》(しんせかい)所描繪的,就是一位名叫Yamashita Sumito(即山下澄人的日語發音)的青年劇作家為了學習劇場、成為演員,而前往北海道修業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內容與他親身經歷相仿,也很容易被當作私小說或自傳式小說來閱讀;而作品中那種如霧靄般迷濛的敘事、寧靜卻又跳躍的時序,則標誌出了他獨特的風格,也表現出青年時期特有的心靈迷亂。
▉分裂癒合的可能
縱使可以舉出這麼多藝人跨界的例子,但不可否認,文學、文化圈與演藝圈的隔閡依舊巨大,且人們時常以「精緻/流行」、「深度/庸俗」、「理想/銅臭」,以及「知識份子/大眾」等二元對立的圖式來認知兩者,好像兩者都是純粹且彼此不相容,卻往往忽略精緻的文學與文化也有流行的一面、也可能有庸俗淺薄的部分、更已經很難違抗商業市場邏輯,且相反地,知識份子其實也是社會大眾的一份子,同樣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流行文化的薰陶和形塑。換言之,在這條「雅與俗/嚴肅與娛樂/菁英與庶民」界線的兩邊,當然並不完全相同,然而固守界線、彼此排擠或貶抑,也早已是過時的觀點。
去年日本演藝圈最震撼的大事,莫過於傑尼斯長青偶像團體SMAP的解散,解散的波動不止於演藝圈,更擴及整個日本社會,畢竟SMAP所發行的歌曲、成員所演出的戲劇電影、主持的節目,早都深深滲入日常生活,幾乎成為時代的集體記憶。也因此,順著這波風潮,除了各家週刊、雜誌媒體以外,更有許多「新書」出版。
日文「新書」指的並非是剛出版的書,而是「非虛構寫作」、「傳遞新知識的書」,通常多是人文社會科學或自然科學普及的內容。而這波SMAP解散所引發的新書潮,就包括了社會學者太田省一所著《SMAP與平成日本:不安時代的綜藝娛樂》(SMAPと平成ニッポン:不安の時代の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與《傑尼斯的真面目:綜藝娛樂的戰後史》(ジャニーズの正体: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の戦後史)、現代思想學者關修的《SMAP是什麼?——國民偶像的終結》(SMAPとは何か?—国民的偶像の終焉—)、評論家松谷創一郎《SMAP為何解散》(SMAPはなぜ解散したのか)、評論家中川右介《SMAP與平成》(SMAPと平成)、評論家矢野利裕《傑尼斯與日本》(ジャニーズと日本)等。光看書名,就知道這些著作都不只是在追憶偶像團體的風光過往,同時也希望從社會學、文化史、文化研究的角度,透過SMAP來分析日本社會的狀態與變化。
這些在在都顯示,「文化」早就不再是菁英和知識份子的專利,且就算身為知識份子,也再不能簡單拒斥大眾的流行娛樂。回想起去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歌手鮑伯•狄倫(Bob Dylan)的時候,日本的美國文學研究者佐藤良明也曾這樣評論狄倫的價值:
「……如果從後見之明回顧狄倫奔放的軌跡,就會注意到,他其實癒合了在那之前的種種對立。鄉下的音樂與都市的音樂,傳統的語言與前衛的語言,民眾的文化與菁英的文化;當我們檢視這個現代特有的種種分裂對立如何被超克並癒合的過程,就會發現,鮑伯狄倫的身影,總是在這股潮流的尖端。」——這些「文化」的對立已被超克;以「藝」之名,便可能跨越這條「演藝」與「文藝」的界線。●
Tags:
▉藝人的寫作
去年(2016年)12月底才剛播映完畢的話題日劇《月薪嬌妻/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至今仍記憶猶新,劇中男女主角的表現都相當迷人,除了新垣結衣那甜得叫人融化的笑容之外,星野源竟也能將草食男木訥內向的個性與笨拙的舉動詮釋得那麼可愛。而在劇外,星野源具備的完全是另一種外放的魅力,這份魅力來自於他洋溢的才華:除了演戲,他也能作曲、作詞兼歌唱,更重要的是他還寫作,並已出版5部作品、擁有數個專欄。
今年3月底,星野在文藝閱讀雜誌《達文西》上持續兩年多的隨筆散文專欄「從生命的車窗向外望」(いのちの車窓から),即將集結出版同名新書。因為星野近視甚深,平時透過厚重的眼鏡觀看世界,就彷彿是從車窗向外望一般,所以才想出這樣的譬喻。這些隨筆散文的內容,既有演藝工作記錄、創作過程或生活點滴小事,也包含內在心境的省視和情感抒發。新書仍在預購、尚未發售的階段,就已經登上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的分類排行冠軍,足以見得星野的人氣,也可見其文筆也頗受歡迎。
星野先前的《復甦的變態》(よみがえる変態),同樣是雜誌專欄集結而成。書籍的前半是一如既往的隨筆文章,後半則急轉直下,以他罹患蛛網膜下腔出血後的養病日常為焦點,其中歷經辛酸與痛苦,乃至最後終能「復甦」,這段過程也攫獲讀者的心,令此書久佔銷量冠軍。有趣的是,專欄原載於女性時尚雜誌《GINZA》,專欄名稱則是「銀座鐵道之夜」,擬仿了宮澤賢治名作《銀河鐵道之夜》,也因而增添了那麼一點藝文味。
星野曾在第一本隨筆散文集《然後,生活仍繼續著》(そして生活はつづく)的後記中提到,他會想要寫作,是因為高中時期讀到松尾鈴木(松尾スズキ)的隨筆散文《大人失格》,心生嚮往,才立志出書。「然後,生活仍繼續著」一語,也是借用松尾鈴木自編自演的舞台劇《逃離母親》(母を逃がす)裡的台詞。
說到松尾鈴木,他也是一位才華洋溢的人物,當過演員,參與電視、電影、舞台劇,同時也擔任導演,還創作劇本、小說、隨筆、繪本和漫畫,出版數十種著作。雖然他並不像星野源跨足歌唱,但他所主持的劇團兼經紀公司「大人計畫」,旗下也有演員組成的龐克樂團「Group魂」。知名劇作家宮藤官九郎就是Group魂的成員之一,而他們的〈替你買果汁〉(君にジュースを買ってあげる)一曲,還曾登上紅白演出。
人類學家克羅伯(A. L. Kroeber)曾探問:「為什麼天才成群地來?」上述這些人互相仰慕、群聚、激盪,且迸發許多作品,也讓人要不禁感嘆:「有才華的人成群地來。」
▉「作家」的重量
文字作品被改編成其他形式很希鬆平常,不過歌手或藝人成為作者,出版以文字為主的書籍,也並不罕見。除了前面的例子,水嶋斐呂和傑尼斯的加藤成亮也都曾出版小說。只是最近這段時間,日本書市中藝人出書或藝能相關書籍的現象,確實也小有規模。
回過頭來看,台灣自己也有不少例子,從譬如陳昇、蔡燦得、陳綺貞,一直到近幾個月的鄧九雲、邱比、沈聖哲,以及即將出版詩集的連俞涵等等,其作品看來似都有幾分本事,並非粗製濫造,摻水充數。而若將「藝人」廣義理解為「演藝圈相關的人員」,將導演、製作人、作詞人等等也納入其中的話,勢必又能舉出更多例子。
文字只是媒材的一種形式,而身為創作者,當然可以嘗試各種媒材,藉此表現不同意念——這是一種活潑且多元的角度。但換另個角度看,書籍也是商品的一種,是可以打造具文化氣息的形象,顯示其多才多藝的工具。不幸的是,人們的直觀往往比較接近後一種角度,同時,社會也依舊普遍地預設單一身份:一個人只有一個職業、只有一份主要的專業,其餘則多被視為興趣或玩票,難成大器。也因此,藝人們出的書,尤其在文化界裡,無論質量如何,往往很難被重視或討論。(相反地,「作家綜藝化」之類的批評,也是基於同樣觀念的另一種表述。)
應該說,「作家」的稱呼終究是有重量的,並不是會寫、能寫、出過書就能夠匹配「作家」這個頭銜。出書的時候偶一為之講講倒還可以,但那畢竟是廣義的、約莫和「作者」同義的泛泛之稱。至於狹義的「作家」,則好像肩負了某種使命,也似乎非得把寫作這回事高舉到幾近生命中最核心、唯一的位置不可。我猜想,很可能是因為這樣,星野源的個人簡介上才總是迴避了「作家」兩個字,而改以「文筆家」代稱吧。
要被當成「作家」得有些條件,其中之一就是著作量要夠多,像上文提及的松尾鈴木,或者是另一位知名且產量極大的隨筆家(essayist)阿川佐和子。阿川佐和子是作家阿川弘之的女兒(附帶一提,阿川弘之可是日本李登輝之友會的榮譽會長),曾擔任主播,主持過不少節目,也演過幾部戲。從80、90年代之際開始,她幾乎每年至少有一到兩本著作出版,以隨筆散文為大宗,後也嘗試創作小說、翻譯等等。
台灣讀者對阿川佐和子大概不太熟悉,惟前幾年野人出版社翻譯了她的暢銷著作,原書名是《傾聽力》(聞く力),內容是她過往訪談的經驗談,中譯本書名改作《阿川流傾聽對話術:日本最深入人心的談話性節目女王教你對話的魅力,如何傾聽、如何引起共鳴、卸下心防》,頗有工具書的味道,且在裝禎、書籍定位上,大概也都由於市場考量而有不小的更動。
至於寫作資歷有待累積、著作量還不夠多的話,那麼大概就必須靠權威,如文學獎的加持。前幾年獲得芥川獎的搞笑藝人又吉直樹就是一例。他的小說《火花》造成轟動的社會現象,既暢銷也帶來十足話題,後來許多書店甚至陳設了一整櫃他所推薦的純文學作品。從這些推薦會發現,又吉的讀書品味確實相當內行且獨到,連較為冷門的稻垣足穗《一千一秒物語》、安部公房《R26號的發明・鉛之卵》都在其列;而他去年出版的小型自傳《克服黑夜》(夜を乗り越える)也處處充滿文學閱讀的蹤跡,從芥川龍之介到太宰治,從遠藤周作到中村文則,不一而足。
此外,2017年1月剛公布的第156回芥川獎,得主山下澄人也不是「典型」的小說家。他是劇場出身,曾當過演員,並主持「劇團Fiction」,這也或許算是廣義上的「藝人」吧。而得獎作《新世界》(しんせかい)所描繪的,就是一位名叫Yamashita Sumito(即山下澄人的日語發音)的青年劇作家為了學習劇場、成為演員,而前往北海道修業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內容與他親身經歷相仿,也很容易被當作私小說或自傳式小說來閱讀;而作品中那種如霧靄般迷濛的敘事、寧靜卻又跳躍的時序,則標誌出了他獨特的風格,也表現出青年時期特有的心靈迷亂。
▉分裂癒合的可能
縱使可以舉出這麼多藝人跨界的例子,但不可否認,文學、文化圈與演藝圈的隔閡依舊巨大,且人們時常以「精緻/流行」、「深度/庸俗」、「理想/銅臭」,以及「知識份子/大眾」等二元對立的圖式來認知兩者,好像兩者都是純粹且彼此不相容,卻往往忽略精緻的文學與文化也有流行的一面、也可能有庸俗淺薄的部分、更已經很難違抗商業市場邏輯,且相反地,知識份子其實也是社會大眾的一份子,同樣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流行文化的薰陶和形塑。換言之,在這條「雅與俗/嚴肅與娛樂/菁英與庶民」界線的兩邊,當然並不完全相同,然而固守界線、彼此排擠或貶抑,也早已是過時的觀點。
去年日本演藝圈最震撼的大事,莫過於傑尼斯長青偶像團體SMAP的解散,解散的波動不止於演藝圈,更擴及整個日本社會,畢竟SMAP所發行的歌曲、成員所演出的戲劇電影、主持的節目,早都深深滲入日常生活,幾乎成為時代的集體記憶。也因此,順著這波風潮,除了各家週刊、雜誌媒體以外,更有許多「新書」出版。
日文「新書」指的並非是剛出版的書,而是「非虛構寫作」、「傳遞新知識的書」,通常多是人文社會科學或自然科學普及的內容。而這波SMAP解散所引發的新書潮,就包括了社會學者太田省一所著《SMAP與平成日本:不安時代的綜藝娛樂》(SMAPと平成ニッポン:不安の時代の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與《傑尼斯的真面目:綜藝娛樂的戰後史》(ジャニーズの正体: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の戦後史)、現代思想學者關修的《SMAP是什麼?——國民偶像的終結》(SMAPとは何か?—国民的偶像の終焉—)、評論家松谷創一郎《SMAP為何解散》(SMAPはなぜ解散したのか)、評論家中川右介《SMAP與平成》(SMAPと平成)、評論家矢野利裕《傑尼斯與日本》(ジャニーズと日本)等。光看書名,就知道這些著作都不只是在追憶偶像團體的風光過往,同時也希望從社會學、文化史、文化研究的角度,透過SMAP來分析日本社會的狀態與變化。
這些在在都顯示,「文化」早就不再是菁英和知識份子的專利,且就算身為知識份子,也再不能簡單拒斥大眾的流行娛樂。回想起去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歌手鮑伯•狄倫(Bob Dylan)的時候,日本的美國文學研究者佐藤良明也曾這樣評論狄倫的價值:
「……如果從後見之明回顧狄倫奔放的軌跡,就會注意到,他其實癒合了在那之前的種種對立。鄉下的音樂與都市的音樂,傳統的語言與前衛的語言,民眾的文化與菁英的文化;當我們檢視這個現代特有的種種分裂對立如何被超克並癒合的過程,就會發現,鮑伯狄倫的身影,總是在這股潮流的尖端。」——這些「文化」的對立已被超克;以「藝」之名,便可能跨越這條「演藝」與「文藝」的界線。●
手指點一下,您支持的每一分錢
都是推動美好閱讀的重要力量